学诚法师于2009年6月13日在国家机关青年联合会上演讲随记
演讲纪实(一)
(来自学诚法师博客,师父指学诚法师)
国家机关青年联合会的吴海英主席,及新闻宗教界别的王庆主任委员及宋立新副主任委员,第三次来请师父为青联委员们做个佛法讲座。盛情难却,师父最终答应了。
今天宋立新副主任委员专程来龙泉寺接师父。
宋立新:“在西方基督教,主要是一部《圣经》。而对于我们佛教,有那么多经典,这对于佛教走向普及来说,会不会有不便之处?”离开凤凰岭龙泉寺,宋主任就自己关心的话题,问起师父。
学诚法师于2009年6月13日在国家机关青年联合会上演讲随记
演讲纪实(一)
(来自学诚法师博客,师父指学诚法师)
国家机关青年联合会的吴海英主席,及新闻宗教界别的王庆主任委员及宋立新副主任委员,第三次来请师父为青联委员们做个佛法讲座。盛情难却,师父最终答应了。
今天宋立新副主任委员专程来龙泉寺接师父。
宋立新:“在西方基督教,主要是一部《圣经》。而对于我们佛教,有那么多经典,这对于佛教走向普及来说,会不会有不便之处?”离开凤凰岭龙泉寺,宋主任就自己关心的话题,问起师父。
宋主任目前担任《英才》杂志社社长,曾经先后就读于人民大学、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,所学涉及新闻、国际经济法、工商管理,以及心理学等数门专业。“我是那种典型的寻找自己的人!”她很乐观地这样描述自己。尽管学了这么多世间的学问,但她觉得这些都是表层的。后来又涉猎儒家和道家,但都没有得到满足,直到接触佛教之后,她才找到了真正的自己。
师父:“这还不是最关键的问题!在西方,基督教的传播是政府极力支持的。过去在我们国家,儒家文化之所以那么普及深入民心,也与国家制度化的普及有直接关联。过去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,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儒家经典。佛教在唐朝之所以那么兴盛,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也与政府的大力支持有关。”
宋立新:“现在是一个文化多元化、价值多样化的时代,对我们国家和社会来说,是否有一种文化可以成为主流呢?”
师父:“这也是比较复杂的问题!现在社会主旋律与大众文化的差距是很大的,再加上我们的传统文化、宗教文化,这中间如何搭配,也还是个问题。在西方就不存在这个问题,基督教文化同时包含了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制度、道德,它全部包括在里面了。我们国家就遇到这样的一个问题,尤其是在讲到宗教问题的时候,更是这样。学界有学界的说法,宗教界有宗教界的说法,政界有政界的说法。”
宋立新:“我看北大所有国学班里都会开设佛学这部分内容,但对于如何认识佛教,却缺乏统一的认识。”
师父:“因为不少人长期有一种观念,认为意识形态与宗教对立、科学与宗教对立。在过去是宗教和迷信划等号,宗教和愚昧划等号。”
宋立新:“也有人将佛教和封建划等号。”
师父:“将佛教和封建划等号,实际上这是一种很无知的做法。封建实际上是一种政治概念,至少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的概念。在庙里讲课,就很好讲。出来以后,在各个场合,就会很注意。”
宋立新:“是,怎么讲,这个度拿捏得正好,也不容易。”
师父:“相对来说,在高校也比较好讲,纯粹讲学术,也没有问题。”
宋立新:“为了应对佛教是‘迷信’的观念,佛教界也提出一种说法,认为佛教是一种‘生命教育’。”
我:“师父在《感悟人生》里专门有一讲,题目就是‘佛教是一种系统完整的生命教育’。有些人接触佛教,可能是出于一种迷信,但不能讲佛教就是迷信,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。”
宋立新:“就我自己的认识来说,佛教是一种价值观,也是一种世界观以及认识问题的方法论。我觉得佛教是很辩证的,对很多问题的认识逻辑性也是很强的。”
我:“这次师父在2009届佛学院毕业典礼的开示中,讲到八种世界。”
宋立新:“八种世界?”
我:“是,八种世界。因为每个人都会活在自己的世界中,但总的来分,可以归结为八种世界。”
宋立新:“哪八种世界呢?”这种说法引起了她的兴趣。
我:“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、科学世界与神话世界、世俗世界与宗教世界,还有童话世界与经验世界。”
师父:“现在是世俗世界的价值观凌驾于一切之上,这样的话就会发生很多问题,大家变得很功利,慢慢理想世界就被冲垮了,大家注重的就是现实世界的利益。”
我:“同时,宗教世界也被世俗化,甚至被扭曲了。”
师父:“如果谈理想,就不能讲现实的很多利益。如果注重现实的利益,要讲理想就很难。”
我:“超越现实。”
师父:“也可以说理想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超越,科学世界是对神话世界的超越,宗教世界是对世俗世界的超越,经验世界是对童话世界的超越。只有超越,才可能解脱。”
宋立新:“用经验世界来超越童话世界?”
我:“是,没有经验,就是童话。儿童的世界充满了天真与幻想。”
师父:“所以,你要讲的是哪个世界的事情,关系就很大。”
但不管怎么讲,基本上超脱不了师父所提的这八个范围。在一次一次的谈话中,越来越觉得师父这样提,有其深远的考虑。现在都在讲和谐,无论是家庭和谐,还是社会和谐,乃至于全人类的和谐,归根结底都离不开这些不同世界里的和谐。
不知不觉,已来到目的地——坐落在798大山子艺术区DPark的不拘讲堂。,曾经先后就读于人民大学、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,所学涉及新闻、国际经济法、工商管理,以及心理学等数门专业。“我是那种典型的寻找自己的人!”她很乐观地这样描述自己。尽管学了这么多世间的学问,但她觉得这些都是表层的。后来又涉猎儒家和道家,但都没有得到满足,直到接触佛教之后,她才找到了真正的自己。
师父:“这还不是最关键的问题!在西方,基督教的传播是政府极力支持的。过去在我们国家,儒家文化之所以那么普及深入民心,也与国家制度化的普及有直接关联。过去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,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儒家经典。佛教在唐朝之所以那么兴盛,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也与政府的大力支持有关。”
宋立新:“现在是一个文化多元化、价值多样化的时代,对我们国家和社会来说,是否有一种文化可以成为主流呢?”
师父:“这也是比较复杂的问题!现在社会主旋律与大众文化的差距是很大的,再加上我们的传统文化、宗教文化,这中间如何搭配,也还是个问题。在西方就不存在这个问题,基督教文化同时包含了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制度、道德,它全部包括在里面了。我们国家就遇到这样的一个问题,尤其是在讲到宗教问题的时候,更是这样。学界有学界的说法,宗教界有宗教界的说法,政界有政界的说法。”
宋立新:“我看北大所有国学班里都会开设佛学这部分内容,但对于如何认识佛教,却缺乏统一的认识。”
师父:“因为不少人长期有一种观念,认为意识形态与宗教对立、科学与宗教对立。在过去是宗教和迷信划等号,宗教和愚昧划等号。”
宋立新:“也有人将佛教和封建划等号。”
师父:“将佛教和封建划等号,实际上这是一种很无知的做法。封建实际上是一种政治概念,至少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的概念。在庙里讲课,就很好讲。出来以后,在各个场合,就会很注意。”
宋立新:“是,怎么讲,这个度拿捏得正好,也不容易。”
师父:“相对来说,在高校也比较好讲,纯粹讲学术,也没有问题。”
宋立新:“为了应对佛教是‘迷信’的观念,佛教界也提出一种说法,认为佛教是一种‘生命教育’。”
我:“师父在《感悟人生》里专门有一讲,题目就是‘佛教是一种系统完整的生命教育’。有些人接触佛教,可能是出于一种迷信,但不能讲佛教就是迷信,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。”
宋立新:“就我自己的认识来说,佛教是一种价值观,也是一种世界观以及认识问题的方法论。我觉得佛教是很辩证的,对很多问题的认识逻辑性也是很强的。”
我:“这次师父在2009届佛学院毕业典礼的开示中,讲到八种世界。”
宋立新:“八种世界?”
我:“是,八种世界。因为每个人都会活在自己的世界中,但总的来分,可以归结为八种世界。”
宋立新:“哪八种世界呢?”这种说法引起了她的兴趣。
我:“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、科学世界与神话世界、世俗世界与宗教世界,还有童话世界与经验世界。”
师父:“现在是世俗世界的价值观凌驾于一切之上,这样的话就会发生很多问题,大家变得很功利,慢慢理想世界就被冲垮了,大家注重的就是现实世界的利益。”
我:“同时,宗教世界也被世俗化,甚至被扭曲了。”
师父:“如果谈理想,就不能讲现实的很多利益。如果注重现实的利益,要讲理想就很难。”
我:“超越现实。”
师父:“也可以说理想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超越,科学世界是对神话世界的超越,宗教世界是对世俗世界的超越,经验世界是对童话世界的超越。只有超越,才可能解脱。”
宋立新:“用经验世界来超越童话世界?”
我:“是,没有经验,就是童话。儿童的世界充满了天真与幻想。”
师父:“所以,你要讲的是哪个世界的事情,关系就很大。”
但不管怎么讲,基本上超脱不了师父所提的这八个范围。在一次一次的谈话中,越来越觉得师父这样提,有其深远的考虑。现在都在讲和谐,无论是家庭和谐,还是社会和谐,乃至于全人类的和谐,归根结底都离不开这些不同世界里的和谐。
http://www.longquanzs.org/b/
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