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十一问:什么叫众生?
答:一切众生是众缘(各种条件)和合所生,故叫众生。又六道往返流转,受众多生死,故叫众生。
四十二问:什么叫妄心?什么叫真心?我们平时起用的是妄心还是真心?两种心有什么不同?
答:起种种分别计度的是妄心。妄想不起,寂而常照,叫真心。没有修持功夫的人,平时都是分别、执著,妄心用事。真心用而不著,念而无住;妄心处处黏滞,事事挂碍。自在和不自在,正是两心的不同处。
四十三问:怎样去掉妄心,使真心显现?
答:不能说去掉“妄心”,只宜说“息下”妄心。比如去波觅水,那么水也不可得了。一切佛法,目的都是息妄想,显真心。所以只要依照佛的教法,认真实践,一旦妄想息下,我空、法空、常住真心,便能现前。
四十四问:什么叫生则决定生,去则实不去?
答:念佛决生净土,故生则决定生;净土不离自性,故去则实不去。比如明镜照 物,镜中种种影像,了了分明(生),但镜体仍寂然不动(不去)。这就是所谓“生而无 生,无生而生”!
四十五问:什么是戒、定、慧三无漏学?
答:戒、定、慧是修习佛法的总则,一切佛法都不离戒、定、慧。戒如防贼,定 如缚贼,慧如杀贼。又清净无染就是戒;寂然不动就是定;观照无碍就是慧。是自心 一物的三面,圆融而不可分离。
四十六问:什么叫五戒、八戒、十善戒?受持各戒有什么利益?
答:不杀、不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,叫作五戒。在五戒基础上,改不邪淫为不淫戒,再加上不涂饰香蔓和不歌舞观听(也可以把这一条分为二条),不眠坐高广严丽床上,不食非时之食(即午后之食),这叫八戒;因有不非时食的“斋法”,故叫八戒斋。十善戒是五戒的开展,从行为、语言、思想三方面去除十恶,做到十善。行为上不杀生而保护生命;不偷盗而勤俭节约;不邪淫而纯洁清白。言语上,不妄语而说老实话;不两舌而说团结话;不绮语而说朴质话;不恶口而说和善话。思想上,不悭贪而广行布施;不嗔怒而难忍能忍;不愚痴而勤修智慧。持五戒得人身,持十善生天道。至于八戒斋是为在家人所制的出家法,以一日一夜为受持的期限。常受此戒,不堕阿修罗,恒生梵天,或生人中,正见出家,得涅磐道等。
四十七问:杀生有什么恶报?放生有什么利益?
答:杀生得多病、短命等报。《楞严经》说:“汝负我命,我还汝债,以是因缘,经历千劫,常在生死。”又偈说:“假使百千劫,所作业不亡,因缘会遇时,果报还自受。”若能常存慈心戒杀、放生,自得长寿、吉祥、眷属和顺等利益。
四十八问:什么是法身佛、报身佛、应化身佛?我们能看到的是哪一种身的佛?
答:法身佛是诸佛的理体。报身佛是功德所成就的果报,分两种:自受内证之法乐,叫自受用报身;为初地以上菩萨所显现,使其受广大法乐,叫他受用报身。释迦牟尼佛,就是应化身佛。也可以把应现佛身的作为应身,化现“五趣”之身的作为化身。
四十九问:什么是因缘所生法?
答:一切事物,都是“因”(内因)“缘”(外缘)和合所生叫做“因缘所生法”。比如种子为因,加上泥土、肥料、日光、人工等缘,便能生长、开花、结果。
五十问:“因缘所生法”与实相有什么关系?
答:悟证真空实相后,一切因缘所生之法,都成为自性之妙有,所谓“离一切相(即实相无相),即一切法(即实相无不相)。”
返回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