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员登陆
用户名:
密  码:
新用户注册  忘记密码?
栏目导航
网站公告
友情链接

站内搜索
栏 目:
关键字:

   

 

  净 土 资 料

 

 

 


 

 

 

 

 

古观音阁微信公

众平台二维码

 

甘露法雨  
佛教常识问答(51-60)
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:1034610 时间:2009-9-4 8:27:14 阅读:732次 【字体:

五十一问:“诸法因缘生,诸法因缘灭”怎么讲?

答:诸法即一切事事物物,都是因缘和合,虚妄有生,因缘别离,虚妄有灭,缘生缘灭,如幻如化。

五十二问:“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”怎么讲?

答:持“五戒”才得人身。佛曾指示:“得人身者如爪上土,失人身者如大地土。”说明人身非常难得,佛法又很难闻到,如生于三途恶道,或因世智辩聪、聋盲喑哑,或生于佛前佛后,中间没有佛法……有这样“八难”,就很难闻到佛法。

五十三问:什么是六根、六尘、六识?它们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如何?

答: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是六根,“根”是能生的意思。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是六尘,“尘”是污染的意思。六根接触六尘,和合而生六识——眼识、耳识、鼻识、舌识、身识、意识。六根是“内界”,六尘是“外界”,六识是“中界”。六根、六尘、六识和合而生“十八界”。

五十四问:什么叫心外求法?怎样做到不是心外求法?

答:虽修佛法,但心仍向外驰求,执取种种境相,随外境流转,不从心地上做功夫,这会增加系缚,叫做心外求法。时时返观自心,念念消归自性,务使念寂心空,彻见真如本心,才不是心外求法。

五十五问:什么叫六度?六度中,前五度如“足”,后一度如“目”,是什么意思?

答: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,称为六度。因依此而修,能息烦恼妄想,度生死苦海。但前五度正像足的运行,全靠后一度——般若慧目的指引,否则方向错误,岂能超度茫茫业海!

五十六问:什么叫菩提心?什么叫发菩提心?

答:上求下化,求正觉之心,叫菩提心。有两种菩提心:(1)缘事菩提心,是以四弘誓愿为体;(2)缘理菩提心,安住于实相理体,成就上求下化的行愿。至于发菩提心的“发”字,也有两种含义:一是发起,相当于缘事菩提心;二是开发,即心悟实相,明心见性,入见道位,悟后起修,圆证无上菩提。

五十七问:怎样理解吾人现前一念介尔之心,可以生天堂,可以入地狱?

答:“介尔”是微细的意思。我们日常现前的微细一念,即是法界、法性,能随染、净的因缘,生于“四圣”、“六凡”的十种法界。所以,“十法界”都是唯心所作,可以生天堂、地狱。《华严经》说:“应观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。”

五十八问:什么叫正信?什么叫“信为道元功德母”。

答:深信佛、法、僧三宝的功德和世、出世间的善根;深信自性具足诸法实相,便叫正信。正信能使人趋向真理,生种种清净功德。故《华严经》说:“信为道元功德母,长养一切诸善法。”

五十九问:什么叫正知正见?以什么为标准?

答:所谓正知正见,即远离一切迷妄颠倒的邪知邪见。例如以不净为净,以苦为乐,以无常为常,以无我为我,都是颠到。以转迷为觉,了生脱死,离苦得乐,趋向菩提为目的,便是正知正见。以“三法印”、“一实相印”为标准,便是正知正见。

六十问:为什么学佛的人必须具备正知正见?

答:学佛的人如果不具正知正见,不从根本处下手,往往著相迷境,只求人天福报,便劳而无功。正像禅宗五祖弘忍大师说:“不识本心,学法无益。”

 

更多内容http://www.haikong.com/2004/rumen/b.htm

上一篇|下一篇
打印本页 || 关闭窗口

 

回到顶端
   

电话(传真):0523--83543837  QQ群:241764643 信箱:ggygcw@126.com
联系地址:中国 江苏  兴化安丰镇东汪家垛44号  联系人:释常悟

制作维护:中联世纪  网站管理
访问 人次
备案证号:苏ICP备0906959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