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十一问:三毒是什么?如何消灭三毒?
答:三毒就是贪、嗔、痴,在六种根本烦恼中,这三种力量特强,故称“三毒”。依照当机之法,努力实践,并常与自己习气斗争,就像经上所示:“譬如一人与万人战”,就可以使习气逐步转化。所谓“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嗔痴。”
九十二问:为什么佛教特别强调因果?
答:因果是事物的发展规律,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,如是因必得如是果。佛法认为世出世间一切都不离因果法则。
九十三问:为什么菩萨畏因,众生畏果?
答:凡所作之因,迟早必然得果,只是时间问题。菩萨智慧明朗,为了怕得恶果,预先断除恶因。众生迷昧,不信因果。但不断除恶因,恶果终是难免的。
九十四问:有些人做坏事还享福,做好事的人不顺利。为什么?
答:按照佛法所说的因果报应,必须结合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来观察、分析。偈曰:“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;欲知来世果,今生做者是。”
九十五问:为什么说“忘失菩提心,修诸善法,是名魔业”?
答:菩提心即是成佛之心。我们发“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”之心,目的是为了成就无上菩提。如一切行持不以菩提为归,虽修善法,得福的时候很容易造业受报,这不正是为魔作事业?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故修行人时时不忘菩提心十分重要!
九十六问:“菩提为因,大悲为根,方便为究竟。”怎样讲?
答:我们学习佛法,应该以成就无上菩提为正因,种下成佛的种子,发同体大悲、救度一切众生之心,作为根本。《华严经》说: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,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。”又须以善巧方便,对机施法,使一切众生能获得真实利益,究竟圆满无上菩提。
九十七问:什么是大慈大悲?
答:给一切众生以欢乐叫大慈;拔一切众生的痛苦,叫大悲。
九十八问:“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”怎么讲?
答:诸佛虽予一切众生以欢乐但离一切取舍分别,心无所缘,叫无缘大慈。诸佛如实了知心、佛、众生三无差别,真如法身毕竟平等,因此而起大悲救拔之心,叫同体大悲。
九十九问:什么叫“三轮体空”?
答:如在财布施时,不执著能布施的我,有受布施的人以及所布施的财物。法布施也这样,不执著有能说的“我相”,有听法的“人相”,以及有所说的“法相”,这都叫三体轮空。因为对于这三个方面,都空无所著。《金刚经》说:“若菩萨不住相布施,其福德不可思量。”
一○○问:什么叫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?是什么意思?
答:这是从教理上说明修行的阶段和位次。其中十信是修“观行”的位次,信常住真心的理体,并无疑惑。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是离真如不远的“相似”位次,也叫“三贤位”。其中十住是已断见思惑和三界内的尘沙惑(不能知三界内凡夫的病与应施的药,叫界内尘沙惑)。十行是已断三界外的尘沙惑(不能知三界外三乘人的病与应施的药,叫界外尘沙惑)。十回向伏无明惑。十地也叫十圣位,能破无明,见佛性,证到的人都是法身大士。以上是从“别教”立论,经过“等觉”到“妙觉”,共破十二品无明。如果按照层次较高的“圆教”,共须断四十二品微细无明,才证妙觉极果,成清净法身。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