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员登陆
用户名:
密  码:
新用户注册  忘记密码?
栏目导航
网站公告
友情链接

站内搜索
栏 目:
关键字:

   

 

  净 土 资 料

 

 

 


 

 

 

 

 

古观音阁微信公

众平台二维码

 

甘露法雨  
佛教常识问答(101-110)
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:1034610 时间:2009-9-4 8:37:47 阅读:738次 【字体:

一○一问:什么叫“涅磐”?

答:“涅磐”译为“圆寂”。德无不备叫“圆’,障无不尽叫“寂”。

一○二问:什么叫“有余涅磐”,无余涅磐”?

答:已灭生死之因,不再流转六道,但所依的有漏之身尚未灭掉,故叫做“有余涅磐”。已灭生死之因,所依的有漏之身也已灭掉,叫“无余涅磐”。

一○三问:什么叫“罗汉”、“声闻”、“缘觉”?

答:听到佛的身教,明悟“四谛”道理,断除“见思烦恼”,叫“声闻”。所证极果,即“阿罗汉”。观“十二因缘”之理,觉悟无常,断烦恼,证真理,从缘得觉,故叫“缘觉”,也称“辟支佛”。

一○四问:什么是“分段生死”?什么是“变易生死”?两种有什么不同?

答:由于见思粗惑未断,而受六道分分段段的生死叫“分段生死”。由于无明细惑未断,虽已出离六道生死,尚须经历无明渐灭,证悟渐增的变易,叫“变易生死”。前者是三界内的生死,后者是三界外的生死。

一○五问:佛的知见是什么?众生的知见是什么?怎样入佛的知见?

答:明悟不生不灭、本来具有的智慧觉性,寂然不动,而慧照无碍,便是佛的知见。一味妄想执著,分别颠倒,便是众生知见。能转化妄想分别,用而不著,便能入佛知见,所谓“狂心不歇,歇即菩提。”

一○六问:什么叫大乘?什么叫小乘?两者有哪些共同处和不同处?

答:“乘”即车乘,大乘载运多,小乘载运少。一般说来,小乘偏重自利,大乘兼能利他。小乘断见思惑,悟“我空”,证偏空真理,破烦恼障,出分段生死。大乘断尘沙惑、无明惑,悟“我、法二空”,证中道实相,破所知障,出变易生死。

一○七问:《弥陀要解》上所说:“能说所说,能度所度,能信所信,能愿所愿,能持所持,能生所生,能赞所赞,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。”怎样理解?

答:实相无相,但无不相,也即诸法无不是实相的体现。譬如以金子做众器,众器都是金子。就《阿弥陀经》来说,能说的释迦牟尼佛,所说的阿弥陀佛;能度的佛,所度的众生;能信的心念,所信的法门;能愿的欣厌,所愿的极乐;能持的“三业”,所持的“佛号”;能生的信愿行三种资粮,所生的四种净土;能赞的释迦等诸佛,所赞的极乐依正,都不离开实相,也无不是实相的体现。所以说:“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。”总的说明《阿弥陀经》是以实相为体的。

一○八问:什么叫了生死?怎样了生死?

答:生死是虚妄识心的流转,如果能息下一切无明妄心,生死本不可得。但我们凡夫无始以来,污染很深,只有老实依教奉行,依法修持,自能逐步解脱一切系缚,彻证本具的常住真心,了脱生死,成就无上菩提。

一○九问:什么叫“四摄”、“六度”?

答:“六度”就是用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六种行门来度脱众生。“四摄”就是用布施、爱语、利行、同事四种方便来摄取众生生欢喜心,信受佛法,实践佛法,超脱生死苦海。

一一○问:为什么说“一切法皆是佛法”?

答:一切法即一切事事物物,都是因缘所生,有相皆妄。但自性能生万法,妄体不离本真,如果能转迷为悟,会相归性,那么一切法皆是佛法。《楞严经》说:“色身、山河、虚空、大地,咸是妙明真心中物。”又说:“五蕴、六入、十二处、十八界,皆如来藏妙真如性。”正说明真如本体,“离一切相,即一切法。”

返回

上一篇|下一篇
打印本页 || 关闭窗口

 

回到顶端
   

电话(传真):0523--83543837  QQ群:241764643 信箱:ggygcw@126.com
联系地址:中国 江苏  兴化安丰镇东汪家垛44号  联系人:释常悟

制作维护:中联世纪  网站管理
访问 人次
备案证号:苏ICP备09069597号